09 Mar 2020

中基「以學生為本」的學習範式

教學範式之轉移

 

教育界在過去二十年作出了重大的改革:從以往「直接授課」、「知識為本」及「以教師為中心」的教學範式發展到現時著重「探究式」、「重技能」及「以學生為本」的教學範式。因為教育局推行校本管理,香港各中小學的教學範式也大有不同;有些學校仍原用傳統的黑板粉筆式的教學,有些學校進行專題研習式教學,有些學校進行全民式活動教學或電子教學,也有些學校如中基般適時配以不同型式的教學範式,加上增益課程、校本學習活動及海外學習考察團等,百花齊放,讓不同學生及家長選擇合適的學校。

 

過去兩個多月,全港學校因肺炎疫情愈趨嚴重而停課。大部份學校都適時推出不同型式的網上教學,讓同學「停課不停學」。時移勢逆,學校推行電子及網上學習已是大勢所趨。適逢是次停課,除了提高了學校和師生對電子學習的關注,更造就了很多機會讓教材供應商、學校和教師在網上分享不同類型的電子學習方案。

 

疫情下之學習:教學、回饋和評鑑

 

幸好中基早於2007年已開展了移動和電子學習的教研工作,至今有十三年多的經驗。因此,本校的電子學習工具和平台並不單一,各科組可因應學科本質及課堂需要,就著有關學習材料的種類和型式,選擇最適切的教學系統進行教與學。本校現在使用的電子平台和工具多不勝數,例如有Google Classroom、eClass Classroom、Microsoft Team、Edpuzzle和 Edmodo 等學習管理系統(LMS);Zoom、Google Hangout Meet、Microsoft Team 的 Streaming和Cisco Webex等實時視訊會議系統;Socrative、Nearpod、Google Form和Microsoft Forms等可用於評鑑學與教的電子工具;以及HKEdCity的Online Question Bank 和 BrainPoP 等自主學習平台。本校一向重視學與教的質素,並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。電子教學推陳出新,我們期望學生能夠掌握課業之餘,亦同時裝備好廿一世紀的學習技能和態度。

 

本校就是次停課,已在較早前召開了一個特別的學務會議,並要求各科組為停課期間的「教學、回饋和評鑑」提供適切的安排。我們的教學團隊當然即時善用各種資源,推行電子學習。各科組亦在參考了首兩周的效果後,作出更切合學生遠程學習需要的方案,這也是為何每一次教學範圍都定為兩星期的原因。